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皮肤科 > 皮肤病知识 > 皮肤病百科 > 正文

与丹毒有关的知识讲解

2016-05-10 23:13:32  来源:寻医问药    转载

丹毒(Erysipelas) 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简介

丹毒虽然只是皮肤病,却严重影响个人形象,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丹毒的发生常伴随有皮肤粘膜的擦伤及其他细微不易发现的皮肤破损,如足癣、虫咬等皮肤疾病诱因,尤其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故平时应积极预防和治疗足癣,对皮肤粘膜的小伤口及时消毒处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尤其是婴幼儿皮肤柔嫩,很容易造成损伤,故要精心照护。糖尿病患者皮肤最易发生细菌感染,一旦出现小的感染源应积极处理,防止病灶的扩散引发丹毒。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虽在五十、六十年即有,但例数少且多为内部资料[1]。1959年3月10日,上海“新闻日报”曾刊载耳针治疗本病的通讯。最近十余年来,有关文献开始迅速增多。一系列工作证实,针灸对本病是确有效果的。有人曾对各种软组织炎症进行疗效分析,发现针灸对蜂窝织炎和丹毒收效最快 [3];另有人治疗急性发作的丹毒,平均治愈天数仅为9.6天[4]。而穴位刺激法上则以剌血法用得最为广泛。本病可在原部位反复发作,称复发性丹毒。患病日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发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肿,亦称象皮腿。

丹毒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真皮高度水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真皮中有广泛的脓性白细胞浸润,可深达皮下组织。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血中白细胞增高,可诊断为丹毒。但应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无全身症状,有瘙痒;蜂窝织炎为境界不清的弥漫性浸润潮红,显著凹陷性水肿,不软化破溃,愈后结疤。

丹毒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适当隔离。如病在下肢,则应卧床,抬高患肢。药物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口服或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局部可外涂20%~30%鱼石脂软膏,或用0.1%雷夫奴尔溶液湿敷。

丹毒病因

丹毒的病原菌为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型或c型链球菌所致。 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癣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病原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其他如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丹毒的发病机理

(Erysipelas)

本病系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火丹"。

病因病理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中医学认为,丹毒多因血热内郁,外感毒邪,侵犯肌肤,或因肌肤破损,感染毒邪,毒邪乘隙而入,郁蒸血分所致。《圣济总录》有载:“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

按中医对丹毒的辨证论治来看,基本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1、风热火炽证:见于头面、耳项、臂膊等处,灼红,重则双目合缝,不能睁开,伴见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2、肝经郁火证:发于胸腹、腰背、胁肋、脐周等处,红肿,向四周扩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3、湿热火盛证: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且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毒热入营证: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局部红肿、边界不清楚、痒。皮疹有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结痂等。白细胞计数不增多。

2。蜂窝组织炎:发病部位较深,是皮下组织发炎。患处有触痛并略微红肿,境界不明显,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显,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除脓汁及坏死组织。

3。多形日光疹:是发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发疹。其损害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或苔癣化等多形皮疹。

4。血管神经性水肿:为一种暂时性、局限性、无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肿。多发生在组织疏松而易肿胀的部位,如眼睑、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头等处。

5。癣菌疹:发于小腿部的癣菌疹,常呈红斑样,水肿不明显,足癣症状减轻或治愈后症状即随之消失。

6。类丹毒:有接触家畜、鱼类或屠宰工作中受伤史,损害多发生于手部为紫红色,不化脓,不易发生水疱,往往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猪丹毒杆菌培养及接种试验阳性。

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全身不适、寒战、恶心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边界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自觉灼热疼痛,可伴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多见于颜面及小腿部,面部损害发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损害常与脚癣有关。并常有复发倾向,复发时症状往往较轻。婴儿多见于腹部,脐部感染有关。愈后遗留有色素沉着。

需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鉴别。 临床特点:

一、病因: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二、先驱症状:畏寒、全身不适、高热,39~40℃

三、好发部位:小腿、颜面部。

四、皮损特点:鲜红色水肿斑,表面紧张发亮,边界较清楚,严重者可发生水疱 Fig1。

五、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

六、自觉症状:压痛明显,局部皮温高

七、预后:复发性丹毒引起慢性淋巴水肿,下肢反复发作可导致象皮肿。

八、实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白细胞增高

预防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一、全身治疗: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 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二、积极治疗局部病灶如足癣、鼻炎等,下肢应抬高患肢。

三、支持疗法,对症处理。

四、局部治疗:呋喃西林液湿敷,外用抗菌素类软膏:如百多邦软膏等

五、物理疗法:紫外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

丹毒的治疗

西医治疗方法

1、全身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及时对症治疗,抗生素以青霉素疗效最好,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常能恢复正常,但需持续用药2周左右,磺胺类药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根据病情必要时可与青霉素同时应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红霉素等。如果患者为复发性慢性丹毒,应检查足趾等处有无足癣,检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处有无感染病灶,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复发性丹毒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还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每次50-100r(0.5-1Gy),每两周 1次,共3-4次。

2、局部治疗

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软膏的意义不大。可用适量芙蓉或蒲公英叶捣烂外敷,或用醋酸铝溶液、雷夫奴尔溶液或马齿苋煎湿敷,可减轻充血程度及疼痛,肢体部有淋巴水肿时,可试用透明质酸酶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损内注射。

(责任编辑:苏雅婷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丹毒?

丹毒是一种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炎症,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详细>>

有关丹毒的概述

丹毒是由于感染A群β-溶血性链球菌而引起的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游丹”或“游火”。详细>>

专家讲解丹毒的诊断方法

本病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致。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齿感染……详细>>

丹毒的症状有哪些?

丹毒的症状有哪些?丹毒主要是由于B型溶血型链球菌感染而引发的皮肤疾病,皮下组织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在全年都可能发生这种疾病,最为……详细>>

丹毒的症状有哪些

不管是什么疾病,都是越早治疗越好。在疾病早期的时候,由于病情比较轻微,所以治愈起来比较容易,而且疾病越早治好,患者所受的折磨就越少。对于……详细>>

  • 张信江

  • 李承新

  • 廖文俊

  • 冯爱平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